看了前两集《千古玦尘》,女主角天真可爱,男主角冷面严格富灯网 ,男主角是女主角的老师,他俩几经生死,过上了此生不渝的日子。
越看越眼熟,这不是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吗?
好像明白现在的仙侠剧为什么对我缺乏吸引力了。看过一部等于看过全部,看了几集于是知道全集,一点悬念也不肯给观众留。
展开剩余97%个中套路无非是咔嘣上来两个NB闪闪的大神,已经活了几万岁几十万岁,还跟少男少女一样少不更事,脸不老心也不老,桃花林里转圈圈。周围几个帮腔拉皮条的,再加几个不问缘由搞破坏的。这就是神仙历过最大的劫。
《西游记》里如来教训孙悟空的时候说:玉帝历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才有今天,如果玉帝历的是网文里这种恋爱劫,难怪猴子不服。
哦,它也不是全无优点。仙侠剧里的神仙动不动几万岁,凡间还是封建社会,很难忍的BUG,和“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说法背道而驰。而这部剧里地球上还没有人类,终于意识到草民并不想和那些老不死们同吸天地之灵气了。
仙侠是一个凌驾于日常生活的题材,按说纯粹是考验想象力,而人的想象力,不应该下一代比上一代更萎缩。仙剑系列里仙妖人都有正经事做,拜月教主一个反派,心心念念的是追寻真理,他要证明地球是圆的。到了《花千骨》,虐恋成了主线,但还是不会忘记拯救天下苍生做做样子。
应该是从《三生三世》起,仙侠剧里的仙人们只剩下极为白开水的斗斗嘴和永恒的恋爱主题。他们不参政不劳动,更不扶危济困到人间管闲事,日常不比一个死宅更丰富,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可描摹的?
恋爱?他们的恋爱也很无聊啊,上神遇到真神,门当户对,偶尔一个养成系都算是不遵礼法的。哦,《千古玦尘》里养成系也不禁忌了,天上的女仙都觊觎男主的美貌,女主因为拜了男主为师近水楼台先得月,爱情道路之枯燥顺遂和连条红线原地结婚没分别。
中国传统神话故事里,爱情是常见主题,但仅有爱情是无法传诵千年的,它在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解读空间。
白蛇许仙,以前只懂白蛇的坚决,后来明白许仙的怯懦,更有性的暗喻。
七仙女与董永,小时候不觉得,今天的眼光看董永就是流氓。
爱情在神仙人生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就像爱情在很多人的一生,也许只有几年、几个月,甚至从未出现过,而能够占据漫长岁月的,是工作,是亲情,是友情。
神仙的苦恼可能是动辄得咎,打碎个琉璃盏就要被惩罚;可能是骨肉生离,不得不劈山救母;可能要祸祸对自己不敬的君主,连带殃及百姓;可能是有个外怂内刚的爹,要割肉还父。
所谓神仙,拥有的是和凡人同样的疼痛与情感,受到和凡人同样的封建桎梏,因为他们建立在凡人经历过的生活想象之上。
而高明的神话作者,对仙界持有的是态度即便不是不屑,也至少是平等。最伟大的中国神话母本《西游记》,玉帝完全像个无能的皇帝,凡事只会差遣下官,那些文官武将并不给他卖命,打孙悟空时纷纷保留实力。等到孙悟空给唐僧卖命时,他的战斗值突然也大幅度下滑,常常连仙人的坐骑都打不过。
历尽八十一劫取到的真经,还要先贿赂如来弟子,每一步见到的不是佛性,是人心。
神话里的仙或妖通常品位不高,好艰难好艰难修了一千年,凡心一动,就被和尚压在雷锋塔下比死还痛苦。他们做过再多善事,犯一点小错就倒大霉,龙王和算命的斗个气,死的是龙王。上古神话里的神仙没有特权,凡人或许能得到原谅,他们却不能,底层神仙比人的人权还少。
仙侠剧里严格人与神的尊卑,都是杨幂,肉体凡胎时救了夜华,他还作情深不忍状挖了她眼珠子,等到她摇身变为神,所有人都换了脸色。小时候我们看到的天庭准则是只能除妖,欺负凡人,自己也会变成受苦的凡人。现在倒好,神仙已经活得够久了,不但不付出点谨言慎行的代价,还可以随便欺负凡人。这样的天庭,不推翻留着何用?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他们不需要辛苦修仙,一出场女主角就是四海八荒第一绝色,男主角就是最厉害的真神,生来躺赢的很没意思。一点奋斗不经历,无敌只会更寂寞。从心理层面上也说明作者对权势过分仰望,非要把官二代塑造成完人和高人一等。
《千古玦尘》里女主受雷劫,男主飞上天给她挡了,女主见雷不劈自己开开心心地说运气真好,这样的蠢货因为血统生来就是天界最尊贵的神,其它神没有一点意见吗?何况都是神仙,模仿人间朝堂有君臣之分已经足够体现阶级了,为什么有的神仙要给人端茶倒水做侍从啊?如果我辛苦修成仙却要在天庭当奴隶,我非得学孙猴子大闹天宫不可。
过去写就的神话传说反而没有这么封建,上位者从来不是被美化的对象。《西游记》里不讲玉帝受过什么苦,所以他就是个无能的工具人,躲在桌子下面大喊:快请如来佛祖!读者永远记住的是石头缝里蹦出来,没根基的那个苦孩子。
仙侠剧也一样,舍不得让主角有一点点成长,所有精神都用来谈恋爱,仿佛谈恋爱是修仙最大的关卡,这个剧种的受众只会越走越窄。
我知道仙侠、古偶本质是言情,怀春少女是它的主要受众群。但任何题材逮着一只羊薅,路只会越走越窄。官场剧、刑侦剧如果不涉及一点人类的感情,都很难成为爆款。总期待着在仙侠剧里看到点真实的、成人化的情节,不知道有生之年还有没有这个福气。
那英在《好想好想谈恋爱》里说过一句话:“我们四个知识女性讨论的是男人,怨恨的是男人,热爱的是男人,诅咒的还是男人,除了男人就没有别的可谈了吗!”
这正是看了好几个“她综艺”之后,我想问的一个问题。
近两年女性主义风头正劲,由此诞生了一系列以女性为主角的综艺、真人秀。可是看来看去,无不围绕着女性的婚恋话题,要么是爸爸给女儿找对象,要么是老婆丢下老公出去玩,要么是展示妈妈带孩子,要么干脆是婆婆妈妈齐上阵……说是“她综艺”,背后总有一个“他”。
其实这些综艺真人秀讨论的话题,早在《粉红女郎》《好想好想谈恋爱》这类古早女性群像剧中就讨论过了。甚至后者的尺度更犀利。
遇到三角恋,解决另一个女人不如解决男人;单身是糖,婚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单身的时候要爱自己多一点,爱别人少一点,才不会掉进陷阱。情史多的男人是情场高手,情史多的女人却是狐狸精,这不公平。《好想好想谈恋爱》里最先锋前卫的毛纳说得更直接:凭什么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寻欢作乐?这是性别歧视。
一个女人独立自主,不对男人三从四德,享受单身生活就叫下贱吗?女人生下来的使命不是嫁男人。
《粉红女郎》的万人迷总结过6种不能碰的男人:花花公子、浪子、游手好闲的米虫、不尊重女性只把女人当生育机器的“沙猪”、妈宝男、阴晴不定的情绪化男人,字字珠玑。
然而二十年过去了,女性遇到的问题早已不局限在两性和婚恋领域,也并不总是围绕着男人。
最近发现一个关于女性的“小节目”——《姐妹俱乐部》,展示了女性遇到的种种“小困境”,最特别的是以情景喜剧的方式呈现,相对轻松、不沉重地讨论一些比较严肃的女性话题,落点很轻,但足够引人深思。
第一期虽然还是婚恋话题,但切入的角度很独特:“我想要的是别人陪伴我的生活,不是加入我的生活”。
谢可寅扮演的美妆博主陈幸童一上来就要跟陈学冬扮演的施予离婚,理由是结婚后,她发现自己的生活被对方全方位入侵,老公一大家子毫无边界感,把“都是一家人”挂在嘴边,强行侵占她的私人空间。
弹幕飘过:幸福的窒息。也是很传神了。
面对这样360°全年不休散发热气的暖男,陈幸童叹气:“你是一个好棉袄,只是我怕热。”
节目并没有评判婚姻的好坏,认为单身一定比结婚好或者相反。
张天爱扮演的冯瑶瑶迟迟等不到男友的求婚,杨子姗扮演的程岚作为她的室友,公平公正地把婚姻的优劣放在天平两端,由她自己判断。
之后的节目里,又分别讨论了“少女感”“性别优势”“对女性的过度照顾是绅士还是歧视”等话题。这些问题每个女性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不管单身还是已婚已育,非常具有普适性。比如最新一期讨论的“骑士精神还是‘歧视’精神”,用宽敞的粉色“女性停车位”引发观众思考:这究竟是对女司机的照顾还是一种歧视?
实习生豆子作为新手司机,因为停车难总是迟到,最后干脆夜宿公司。上司冯瑶瑶出于好心,悄悄让物业规划了女性停车位,豆子很感激。没想到此举惹恼了另一位车技娴熟的女同事。
女同事认为女性停车位设计的又宽敞又粉嘟嘟是一种歧视,等于默认所有女司机停车技术都差,而且也不是所有女性都喜欢粉色。最初女性停车位都设置在靠近停车场出口,照明好有监控的地方,是为了保障女性安全,而不是照顾车技不佳的女司机。
不知道什么时候,初衷就变味了。也许有人会觉得女性矫情,这不是关心你们吗怎么还不领情?但是,不是所有歧视和伤害都是以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出现,生怕对方看不出是歧视。更多是打着关心的旗号限制你、迷惑你,就像糖衣炮弹一样,让你陷入温柔陷阱逐渐丧失力量。
这一点波伏娃说得很明白: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这样的陷阱非常具有迷惑性,很难被察觉。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叫“女儿要富养,儿子要穷养。”最贯彻这个育儿理念的爸爸是汪小菲,他是出了名“女儿奴”,对女儿和儿子完全是两幅面孔。对女儿就是亲亲小宝贝,儿子奶声奶气叫他“拔拔”,他怒不可遏“拔什么拔?好好说话!”
他在某档综艺里说过,如果女儿摔倒大哭他会非常心疼,责怪自己没保护好女儿。但换成儿子,他会觉得这有什么好哭的,男孩得有男孩样,必须学会坚强。
看,这就是典型的歧视。对女友过度照顾,连椅子都不让女生自己拉的“假英国绅士”劳伦斯最终落得被分手的结局,程岚点醒他:“你一直照顾女生不就是觉得自己强,我们弱?过度的照顾就是一种歧视。”
回到最初的女性停车位,冯瑶瑶的解决方案是改成新手停车位,窄小一些的停车位则起名高手停车位,既照顾了新手,又让车技娴熟的老司机有机会炫技,空间合理利用达到最大化,皆大欢喜。
目前引发我最多思考的是探讨性别优势的第三期。冯瑶瑶拜托房东来修理家具,只要她语气一软,娇滴滴喊一声“沈叔”,房东立刻缴械投降:好好好,给你换新衣柜。
这一招被陈幸童活学活用到等位上,她想去一家网红餐厅吃饭但不想老实排队,于是走到队伍最前面,卖个萌撒个娇,就让两个年轻男孩主动把位置让给她。她也付出了一点点代价,让对方加了自己微信好友,还答应晚上一块去蹦迪(当然是推托之词)。
利用性别优势到底正不正确?女生嘴甜一点,打扮好看一点,算不算是迷惑男性呢?节目请来戚薇客串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角色:一个情商高会说话,打扮时髦的骨科医生,姓白,外号“白骨精”。
一档医学科普节目想找一位医生当嘉宾,程岚和白医生竞争上岗。面对“油腻”“爹味”,嗜酒如命的节目编导李导(哈哈没错,李诞也算是“本色出演”了)。程岚为了显示自己专业水平高,拿出厚厚一沓专业文献,三句话蹦出十几个拗口的专业名词,李导听得不耐烦敷衍她资料回去再看。
反观白医生,上来就投其所好,递给李导一颗酒心糖,吹捧李导拙劣的节目设计。甚至还亲自上手给李导按摩颈椎来演示缓解颈椎疼痛的小妙招。
李诞被她按得紧凑的五官都舒展开了,舒服的甚至原谅了戚薇的谐音梗:“你是‘椎’棒的”。
被全程无视的程岚心里憋屈,回家后向陈幸童吐槽说白医生只不过是利用自己的好看和嘴甜来迷惑男性,她坚决不会这么干。言外之意,是她认为白医生徒有其表,花花架子。
跑个题,突然想到张天爱、杨子姗、戚薇和谢可寅可以演《粉红女郎》,正好分别对应结婚狂、男人婆、万人迷和哈妹。唯一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说服观众接受这么漂亮的女人会恨嫁。
好了回到正题,程岚很快被打脸了,了解到背后的真相后,她明白了白医生的无奈:因为是女生,所以别人总是忽视她过硬的专业素质,首先关注她的外表。她只有努力变得好看,才能获得原本就应该有的重视。
这个故事讲完富灯网 ,其实节目组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利用性别优势有错吗?
《好想好想谈恋爱》也抛出过类似的问题,有一集毛纳老实巴交的男朋友不小心蹭了别人的车,毛纳下车巧笑嫣然,略微释放一点女性魅力就轻松化解了矛盾。回到车里男友却刺她“女色是把万能钥匙。”气得毛纳下车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生活不是暑假作业一定会有标准答案,就算面对同样的问题,个体差异、环境差异就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李诞自己也承认这个节目绝对不可能解决问题,但是有可能让你面对问题。
节目编剧谈起做这档节目的初衷是发现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台词总是少于男性角色,即便是盛产公主题材的迪士尼电影,也仅有四部女性台词多于男性。影视作品正是当下社会的缩影——男性话语权依然最大。
女性的困境太多,反映女性困境的节目太少,先让大家看到问题,看到男权社会中容易被忽视的女性困境,就是一种进步。
作为国内首档聚焦女性话题的创新综艺情境秀,能看出背后的制作团队笑果文化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受限于喜剧的形式,有些话题探讨得不够深入,但在女性编剧的主导下,节目想为女性发声的诚意还是很足的。陈学冬下意识说了一句“有的女生可能内在很男性化,很刚”,节目组立刻配上花字“不以性别评判性格”,提醒观众“刚”不是男生的特性,很刚的女生不能用“男性化”形容。
我想陈学冬肯定不是故意的,总体上他还是在为女生说好话,只是性别刻板偏见根深蒂固到很多人都习以为常。
所以,这就是这档节目的意义,不给女性下定义,不输出单一的观点,一切思考留给观众去讨论吧。
希望《姐妹俱乐部》能为后面的“她综艺”留下一点新的启发和经验。至少,别让女明星们凑在一块聊男人了,多聊点我们自己的事儿。
张若昀瘦了,小范大人站在马车上,举着进北齐时的那面旗子,旌旗飘扬,他比之前更添了几分少年感,加倍的意气风发。
车帘掀开,里面坐着他心爱的鸡腿姑娘,他小心地把她牵出来,要是你骗我说这是《庆余年2》,我也信的。
不过来迎接他们的是孙红雷版陈萍萍、那英版长公主、杨紫版范若若、杨迪版范思辙、沙溢版费介,还有剧里没有的三皇子黄子韬、范家三公子范尔赛宋亚轩。陈萍萍复健成功,站起来了。
这其实是综艺《萌探探探案》,嘉宾们穿越进《庆余年》里,探寻故事真相。虽说是综艺,但来了好多原班演员,对于嗷嗷待哺的剧粉来说,完全可以当《庆余年2》代餐看!
一众嘉宾来到庆国皇宫赴宴,郭保坤闪亮登场,露出他经典的普信面孔,我的笑点瞬间被激活,这熟悉的得瑟劲,多亲切啊!
忍不住想问一句,你爹救出来了吗,被范闲打伤过的地方还疼吗?
接下来二皇子也来了,杀马特刘海和阴阳怪气的气声一并到来,孙红雷故意闹他,他一点都不出戏,信念感满满。宴请众人的是他,一看就没安好心,因为他喜欢与民同乐,但是不喜欢人嘛。
没想到嘉宾里卧虎藏龙,酒过三巡,二皇子嗝屁了!凶手有两个,嘉宾们的任务是一边找线索抓真凶,一边躲避官兵的追捕。
第一站牛栏街,郭保坤负责带队抓人。嘉宾们一阵紧张,四处找地方藏,我默默笑起来,看看他身边那几名农民打扮的随从,你们是何等的多虑啊,就他?
没想到第二轮出场的是程巨树,压迫感一下子上来了。演员有两米一,他搂着杨迪的时候,显得杨迪是柯南。
看着他一个个掀开桌下的帘子,露出里面可怜的小嘉宾,仿佛在看进击的巨人真人版,庆余年外传之牛栏街大逃杀。
后来程巨树和范闲碰了面,程巨树亲切地喊范闲“范大人”,我听得一愣,突然很想为滕梓荆掬一把泪。街还是那条街,但这里就像是《庆余年》的平行世界,相同的地方,相同的人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既熟悉又新鲜。
守在鉴察院门口的为何是何道人,他是什么时候投奔庆国的?我们王启年呢?
鉴察院的武库里,居然有正片里都没有露过脸的狙击枪!
相比其它同类型综艺,《萌探探探案》的线索设置得并不复杂,9人局2狼,难度也不高,可嘉宾们大多是新手,玩起来艰难又搞笑。
有两个定时炸弹。孙红雷是典型的“刁民”,虽说是平民身份,但遇到谁都要上去踩一脚,常常一不小心就把话题带歪了。
黄子韬是“愚民”,做事跟着情绪走,容易陷入轻信和笃信,又很难被说服。上期节目他一根筋地相信铁狼孙红雷,把杨迪气得“举枪自杀”,沙溢宁愿不投凶手了都要把他投出去,简直是游戏难度提升的一把利器。
这期嘉宾里,张若昀是唯一的游戏高手,仿佛大神掉进了新手村。从他第一次发言就能看出来,其它人发言要么是主观情绪,要么是场外信息,张若昀一上来,先理动机,重点怀疑乱抛水包的人,再分析真凶的手法尚不明确,需要等待调查。
其他人像小学生一样乖坐着听讲,杨紫激动地说:你碾压了我们所有的人!
本来以为是大神带飞局,可是张若昀高端局玩多了,忘记新手局的一大困境:有的人什么目的都没有,也会干出“爆狼”的事。
比如倒霉蛋沙溢,搜证时悄悄把一张线索藏了起来,被人发现,他百口莫辩,耷拉着脑袋,弱弱地说自己只是觉得好玩。这是演了白展堂出不来了,好么,一口“铁狼”锅背到尾。
在这个局里当狼可太舒心了,张若昀完全带不动队,他辛辛苦苦理了几轮证据,其他人如听天书,越听越不明白。
更惨的是积极带节奏的他反而被怀疑,他提醒大家看证据,黄子韬说:在我们这没有证据。
张若昀呆了,笑容崩溃在脸上,我不禁发出一阵爆笑,喜闻乐见,平民们要刀预言家啦!
接下来,众人纷纷质问张若昀,为什么你这么想知道真相?你一定是狼!你看我们就什么都分析不出来,你却知道这么多信息,你不是狼谁是?
对于这个节目的理解,黄子韬比张若昀更准确,它其实是个明星们乐乐呵呵玩游戏的真人秀,身为高玩的张才是误入的那一个。 我都不忍心看他的表情,这局翻车了也不怪他,谁能带得动一群郭宝坤?如果有,庆帝都得给他跪下。
不过,嘉宾们并非都是“游戏白痴”,那英和杨迪在前两期思路就很清晰。那英线索抓得准,早早推理出凶手和犯案过程,杨迪wf.1g59.cn/NE65E则对形势敏感,把凶手是如何带歪他人的过程说得一点不差,最后在所有人跑偏的情况下,只有他两票都投准。可惜,这次他们就是那两匹舒心的狼,再次心疼小范大人!
前两期是谍战背景,同样场景精致,代入感强,李诚儒、朱时茂都来友情客串。
其中有个环节看得人感慨万千。一个老爷爷作为NPC出现,游戏任务是感动他,嘉宾们本来推了杨紫上去,杨紫打算即兴表演,请孙红雷帮忙搭戏。孙红雷上去盯了老爷爷一会儿,一下子认了出来:他们曾在《潜伏》里有一场对手戏。
当时老爷爷还是个中年人,现在已经是白发苍苍,这么多年过去,他一直在横店当群演。
两人红着眼眶握手,现场好像真的有一台时光机,把他们和观众一起拉回了十几年前。
看节目时一直在疯狂羡慕嘉宾们,我也好想穿越进影视剧里,和我喜欢的角色们交谈,变成那些我喜欢的故事的一部分。要是这档节目能做成VR游戏就好了,想像我进入和节目一样还原的场景,每个走上前来的NPC都是原剧演员,这沉浸感多棒啊,我能在里面玩上一整天!
第一期嘉宾们进入游戏前,有一面挂满时钟的墙,每个时钟下都写着一个剧名,代表他们将要体验的世界。我特意停下来截图,放大仔细看有哪些,看得口水都掉下来——有经典如《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武林外传》,还有近几年的良心作《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棋魂》,每个故事我都想进去逛逛。
也许我熟悉的人物和场景,会和《庆余年》一样,在《萌探》里演绎出一个新的故事,好期待与他们相会啊。
发布于:河南省悦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